百年疑案解謎/光緒皇帝 被砒霜毒死的
頭髮及體內砷含量驚人
〔中央社〕眾說紛紜的清朝光緒皇帝死因,在這位皇帝忌日百年到來之際有了結論。上海「新民晚報」報導,經科學測算,光緒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證實他是死於砒霜中毒。
一九○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傍晚,光緒駕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斷氣。三十七歲的光緒死在七十四歲的慈禧之前,而且僅隔一天,引起許多猜測。
有人認為,慈禧不願意光緒在自己死後重新掌權,派人毒死光緒;有人說,戊戌變法時,光緒信任的袁世凱出賣了光緒,擔心慈禧死後遭光緒報復,於是賄賂太監下毒;還有一說是太監李蓮英下的毒,因為他得知光緒日記中寫道,慈禧死後,將把他和袁世凱殺死。
不過,根據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清宮醫案,其中有當年宮內御醫們為光緒皇帝診病用藥的檔案,也有光緒皇帝本人為使御醫們知其確切病史、病狀口述或親書的「病原」,也有人推論光緒是身體虛弱病死的。
二○○三年,央視紀錄片編導鍾里滿得知,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一九八○年曾清理光緒和隆裕皇后的棺槨(曾於三○年代末被盜)並重新封閉,兩人的頭髮被移到棺槨外,於是展開五年一邊測試研究、一邊拍電視紀錄片的過程。
為解開光緒死因,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研究院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所和北京市公安局法醫鑑定中心,先後提取光緒長二十六公分、六十五公分的兩小縷頭髮,清洗後晾乾,剪成一公分長的截段,逐一編號、秤重和封裝,然後用核分析方法,逐段檢測頭髮中的元素含量。
結果顯示,光緒頭髮中含高濃度砷元素,且各截段含量差異很大,第一縷頭髮的砷高峰值出現在第十段(每克含兩千四百零四微克),第二縷頭髮的砷高峰值出現在第二十六段(每克含三百六十二點七微克)和第四十五段(每克含兩百零二點一微克)。
同時對比測試的頭髮砷含量顯示,當代人為每克含零點一四到零點五九微克;與光緒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為每克含九點二微克;清末一個草料官乾屍頭髮為每克含十八點二微克。後來,他們又提取光緒遺骨和衣物樣品測試,發現肩胛骨、脊椎骨和衣物的胃區、繫帶和領肩部位含砷量很高;內層衣物含砷量也遠高於外層。
再對比於實驗光緒棺槨內、墓內物品和陵區水土,發現光緒頭髮上的高濃度砷物質並非來自環境沾染。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光緒頭髮上的高含量砷並不是慢性中毒自然代謝產生,而是來自外部沾染;大量砷化合物曾存留於光緒屍體的胃腹部,屍體腐爛過程中毒物再分布,侵蝕遺骨、頭髮和衣物。
砒霜是古人常用來下毒的毒物,砒霜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
光緒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光緒帝
在位期間:1875年—1908年 | ||
首都 | 北京 | |
皇宮 | 紫禁城 | |
諱 | 載湉 | |
出生 | 1871年 | |
出生地 | 太平湖醇親王府 | |
逝世 | 1908年 | |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 | ||
廟號 | 清德宗 | |
諡號 |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 經文緯武仁孝睿智 端儉寬勤景皇帝 | |
陵墓 | 崇陵 | |
父親 | 奕譞 | |
母親 | 葉赫那拉·婉貞 | |
皇后 | 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 |
貴妃 | 端康皇貴妃他他拉氏 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 |
清德宗光緒帝,滿洲愛新覺羅氏,諱載湉(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生於北京太平湖醇王府-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1908年11月14日傍晚)崩于北京南海瀛台涵元殿;自1875年至1908年在位)。因年號為光緒,遂以「光緒帝」稱於世。曾於親政的較短時間內試圖改革,任用康有為變法維新,最終不敵守舊派及其後台慈禧太后,被軟禁瀛台至死。
生平
清穆宗同治帝堂弟和表弟。其父為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賢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太后之妹。因穆宗為文宗(咸豐帝)獨子,又早死無後,慈禧太后便立和自己血緣最近的愛新覺羅載湉為帝。四歲登基,由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至19歲。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他,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此後,載湉逐漸在自己周圍建立了以翁同龢、汪鳴鑾、孫家鼐、文廷式、志銳等為骨幹的帝黨與慈禧太后爭奪政治實權。
光緒九年,中法戰爭爆發,翌年簽定《中法新約》。光緒十四年(1888年)大婚,翌年親政。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堅決主戰,但由於國家積弱與內鬥嚴重而失敗,中國戰敗後光緒被迫在馬關條約上簽字用璽。自此他銳意變法革新,為了「不做亡國之君」,于1898年啟用康有為、梁啟超等推行新政,並以譚嗣同等四軍卿架空原有軍機大臣,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當權保守派的反對。1898年8、9月間,由於兩派鬥爭激烈,坊間盛傳慈禧太后有以借「天津閱兵」廢弒光緒帝的陰謀。載湉打算依靠自己親自提升的候補侍郎袁世凱發兵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慈禧親信)圍頤和園(慈禧所居)[1],但袁故意告密榮祿,令戊戌政變之失敗,從此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三面環水的南海瀛台。對外則宣布光緒帝生病,由太后訓政。從戊戌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下明「定國是詔」起,到政變發生的八月六日為止(西曆6月11日至9月21日),整個變法維新曆時不過103天,故稱百日維新。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以上年已亥建儲為背景,義和團在旗下權貴的支持下引起動亂,導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挾光緒帝逃亡至西安,並投珍妃下井,殺害珍妃。次年簽定辛丑條約(庚子賠款)後才回到北京。此後處境雖稍有改善,但仍被慈禧軟禁。1908年秋逝於瀛台,年方三十八歲,臨死之時,隆佑皇后在他身邊,他不言不語,用手在空中寫著「斬袁」兩字,自是痛心被袁世凱出賣。1909年(宣統元年)葬入中國最後一座帝陵——河北易縣清西陵中的崇陵。
死因
清代官方文獻和宮廷檔案聲稱,光緒是病死的。但一些史學家認為他可能是被慈禧害死的。《崇陵傳信錄》和《清稗類鈔》兩書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間,唯恐身後由支持改革的光緒重新執政,於是令人下毒手。
2003年開始,清西陵文物管理處與央視編導鐘里滿嘗試藉由現代法醫手法,由光緒所遺留毛髮與遺骸中檢驗出高量砷成份,顯示生前有被砒霜毒害的可能性。花了5年時間,反覆驗證光緒屍體上的頭髮、衣物,2008年11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清西陵文物管理處與中央電視台聯合召開記者會,發表「清光緒皇帝死因研究報告」,確定光緒是因為砒霜中毒而亡。但向光緒下毒的兇手究竟是誰,則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報告指出,專家自03年起對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衣服及墓內外環境樣品,進行了反覆的檢測、研究和分析。專家發現,光緒的頭髮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劇毒砒霜,沾染在部分衣物和頭髮上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201毫克。正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會中毒身亡。
事跡
敘述光緒事跡的書籍,《清史稿·德宗本紀》及清宮檔案自是第一信史,此外有清末民初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和清室遠支德齡的《瀛台泣血記》等。關於戊戌變法的資料則有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和袁世凱的《戊戌日記》。近年來有《走向共和》《戊戌風雲》等影視,亦頗有影響。
年號表
- 光緒元年(乙亥年屬豬) - 1875年
- 光緒二年(丙子年屬鼠) - 1876年
- 光緒三年(丁丑年屬牛) - 1877年
- 光緒四年(戊寅年屬虎) - 1878年
- 光緒五年(己卯年屬兔) - 1879年
- 光緒六年(庚辰年屬龍) - 1880年
- 光緒七年(辛巳年屬蛇) - 1881年
- 光緒八年(壬午年屬馬) - 1882年
- 光緒九年(癸未年屬羊) - 1883年
- 光緒十年(甲申年屬猴) - 1884年
- 光緒十一年(乙酉年屬雞) - 1885年
- 光緒十二年(丙戌年屬狗) - 1886年
- 光緒十三年(丁亥年屬豬) - 1887年
- 光緒十四年(戊子年屬鼠) - 1888年
- 光緒十五年(己丑年屬牛) - 1889年
- 光緒十六年(庚寅年屬虎) - 1890年
- 光緒十七年(辛卯年屬兔) - 1891年
- 光緒十八年(壬辰年屬龍) - 1892年
- 光緒十九年(癸巳年屬蛇) - 1893年
- 光緒二十年(甲午年屬馬) - 1894年
-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年屬羊) - 1895年
-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年屬猴) - 1896年
-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年屬雞) - 1897年
-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年屬狗) - 1898年
- 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年屬豬) - 1899年
-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屬鼠) - 1900年
-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年屬牛) - 1901年
-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年屬虎) - 1902年
-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年屬兔) - 1903年
- 光緒三十年(甲辰年屬龍) - 1904年
- 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年屬蛇) - 1905年
-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年屬馬) - 1906年
-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年屬羊) - 1907年
- 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年屬猴) - 1908年
后妃
- 孝定景皇后(1868年-1913年):葉赫那拉·靜芬,慈禧太后姪女,光緒帝的表姊,父為桂祥。後稱為宣統帝的兼祧母后,尊為隆裕皇太后。
- 端康皇貴妃(1874年-1924年):瑾妃,他他拉氏,長敘之女。宣統即位後稱為皇考瑾貴妃,清遜國後被尊為端康皇貴妃,為四大太妃之一。諡端康皇貴妃。
- 恪順皇貴妃(1876年-1900年):珍妃,他他拉氏,長敘之女,瑾妃之妹。是光緒帝最寵愛的嬪妃,然有擅寵賣官鬻爵之行,遂被貶為貴人。在八國聯軍進京時被慈禧太后逼迫投井而死,清遜國後將其祔葬光緒帝的崇陵,追贈為恪順皇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