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小鳥工作室 2005-04-08


每一年清明對我而言都是一件大事,也許返鄉的行程針對離鄉背井的遊子都是大事情吧,多年之間的習性都必須加以安排,鳥嫂有職務繁忙在身,小小鳥有課業問題,近幾年以來安排的時間都在週六與週日兩天當中完成,多年之間總是來去在匆匆之間,故鄉人總把我當成一名過客了,真的會有某程度以上點傷感啊,17歲出外至今已經超過30個年頭了,他鄉真的已經成為故鄉了,年近50的我應該給自我下個什ㄇ定論呢?對著故鄉的風、故鄉的土、故鄉的情、故鄉的雲、故鄉的人、故鄉的事、故鄉的物、、、、、、


也許當我再一次的觸及之時,還是有一點點的激動與感傷存在啊、『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今年的返鄉行程當中,巧逢鼎灣社區有迎神賽會,與台灣雲林某廟宇有來往交情對方來拜訪,習慣的我每每一次的返鄉當中,必定會廟裡祭拜一下,然後再添一些香油錢,是求點心安也好說是沒忘本都可以的,長年累月出外打拼的弟子回來看看盡一點心意ㄇ也是應該的啊,返回之際吾兒遠哲指著廟門門聯刻字說,爸爸的名字在上面『鳳鳥來儀‧‧‧‧』,鼎灣社區有東西兩間廟宇,西廟多年之前為了擴充廟埕,40多年之前當我小時後老媽同意捐出部份的土地,當初之時我與老媽有爭執過,多年之後西廟再度重建之際,我等一家族無人處於家鄉中,於是當初的主任委員,擅自作主佔領我家菜園土地,經過多次溝通也同時走上法律途徑,於是有答應我家族人,以當初時土地之現有價值,折合現金作為捐廟來落名,就在前年我返鄉之際進入西廟,前前後後該有五六年吧,沒有半點動機與動作做交代,今年進入刻意尋找還好有落款刻下字了的,以老姐名義落款刻下碑記,紀錄此事件之原由,也好吾總算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在大姐吹促之下小弟也從台南趕回來,大姐之意是想清明ㄇ,難得我都是保持在此時其返鄉,就讓大夥們團員吧,流離顛沛命運的黃家如今所剩下也只有我等四人的,仍存活在我輩當中,居於清明節澎湖的機票是搶手貨,小弟是補票過來的,不然其兩位小女兒也想回來,小弟有個多年的習慣,就是在暑假期間會帶全家返回澎湖,一家四口一起總動員,時間一到要返回台南之時,他的兩位小女兒會跟他爸爸886,還是留在小姑姑家中,直到當爸媽電話吹促之下,透過航空公司空中小姐的攜帶,由其父母親親自在機場接人,航空公司是有提供此項服務的,年年如此也好兄弟姊妹常來往,兄弟姊妹的子女也是要常來往,要不然五年十年之後,誰認識誰啊天知道,正所謂的『一表、二表、三表就去了了』。


老爹的老家在哪小小過時已久落後的漁村海邊,那是我每每返鄉行程必到之處,小時後老爹的一部腳踏車前面是小妹,後座之人就是我了,返回李家老宅探望李家老母親,待我掐指一算那應該是在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時光飛逝ㄇ真是可怕啊,今年我家人全員到齊,老姐、二姐我、小妹加上小弟,大家都是有家室的人了,今年有些傷感處在李家老宅院當中,前廳的屋脊崩落了,我想啊也許在每一年歲月當中,有唯有此時刻才會有人踏入李家宅院中吧,太久太久了真的太久沒有人氣出現了,難怪他會崩塌下來,在民宿風氣頗盛的澎湖故鄉中,小弟嘗試釐清李家老宅我這一家族擁有的程度,依老姐知道的部分,老爹兄弟三人,在上一輩子之時那是祖父時期,李家祖父也有三兄弟,當時李家祖父三兄弟擁有李家老宅院有只有一半產權,如今也經過到第四代人了,大家都出外也擴枝散葉多少年了,想擁有產權可能不到百分之一吧,另有一種想法就是當有爭議之時,也許老爹是入贅黃家的人,老爹的後人也就是我與小弟兩人,想同時擁有黃家與李家的資產也許將落人口舌吧,也許我真的想太多吧,但是有多少人為李家老宅院想過呢,有一點馬路消息就是,澎湖縣政府將進行多年以來沒有人管理的老宅進行公開招標,那時也許會出現的人將會一一的出現吧。


面對著李家老宅前面哪一棵老攬仁樹,老態新芽多少有那ㄇ的一絲絲點的生機,一年比一年更加中空的樹幹,真的會替他老攬仁樹擔心壽命,擔心他老攬仁樹的壽命會否如同這一間李家老宅一般的相同,一年跟隨著一年的凋零下去,應該持續有三代人的老攬仁樹,能否持續挨過歲歲年年的冬天,在冬天過後春天來臨之際,在寒冷的東北季風吹襲之下,老攬仁樹老攬仁樹,年年只見你一面你都出現新芽,一線生機的新芽代表你仍有生命鬥志,也許你老攬仁樹在生命初期當第一位主人種下了你,注定你一生的命運,必須跟著李家老宅,一起興盛是否也會跟隨李家老宅一起沒落呢,如果有一天李家老宅招逢拆遷之命運,老攬仁樹啊老攬仁樹不知到那一時刻,你會否一樣相同命運,有一些事情與事務,是很難去下斷言的,人不也是一樣ㄇ,何況哪只是一棵一棵老攬仁樹啊。


人總是在多事之秋之時,才會想起祖先風水問題吧,記得老媽在之時,大約30年之前吧,當時老爹的兩位兄弟之後代皆在屏東定居,也分出有八支人脈來,曾經派人前返李家老宅追尋李家老祖父的祖墳,問過老媽記憶中老媽沒有返回李家老宅院過,原因不詳也許老媽認為他畢竟不是老爹的元配吧,還是有我不知道的部分,當初屏東派出人員找尋多時卻發現,李家祖父的祖墳也不知道何時被人誤撿骨去了,剩餘是一個空空洞洞的墳墓,於是就撿拾起一塊石頭作為代表,與存活在屏東之後過世的李家祖母合葬之,李家老祖母對我疼愛有加,也許是對老爹的一種補償吧,年輕時的李家祖母同意老爹入贅給於黃家,也許上倉註定老爹畢竟是一生坎坷的命運吧,這畢竟不是李家老祖母當初時之心願吧,老爹默默承受下來註定那一輩子的坎坷命運,也就成就如今我兄弟兩人屬姓於黃,卻沒有半點姓黃的血統,仍然祭拜姓黃的祖先啊。


面對著家族眾祖先,如今還是小小跟班的小小鳥『黃遠哲』,掐指一算小小的他今年應該是第四次返鄉吧,今年還是小二的年紀,真的無法告知他有哪一些是黃家的列組列宗,還有就是我等黃家前前後後三代人的來龍去脈,唯一能夠告訴他也只有哪一個位置是阿公,哪一個位置是阿媽啊,小小跟屁蟲的他,沿途一路之上、祭拜之路途上,真的祇是會玩而已,但是在老爹老媽骨灰罐面前,我可是要求他一定要好好給我跪下著,叩上大禮三個響頭,好好的給我說著→說著在高雄家中每逢初一十五,我總是在祖先牌位之前,奉上四果早晚燒上三柱香,有交代小小鳥『黃遠哲』,好好跪三拜所說的話啊→『阿公、阿媽我是黃遠哲,我會乖乖的,好好的聽爸爸媽媽的話,不乖來這裡罰跪』,在高雄已經習慣我的交代話語的他,在老爸老媽骨灰罐之前,面對著他大姑姑、小姑姑,在我語帶恐嚇之下,小小的他還是還是說出→『阿公、阿媽我是黃遠哲,我會乖乖的,好好的聽爸爸媽媽的話,不乖來這裡罰跪』,身邊的大小姑姑,說到笑到不行隨著回應,真的不乖之時將他用貨運寄回來澎湖老家,姑姑我再帶他來這裡罰跪吧。 故鄉的人文氣息愈來愈有味道了,還記的大馬路旁的『螞蟻上樹』,竟然搬家了有點懷念『他』,打聽之後小妹告知那是地主有意見才搬家的,搬到更前方的公園綠地之上,『天生骨、削不落』天生如此興趣,那是與生所具來的,終其一生至愛於此,那是無法加以抹滅的啊!


故鄉近幾年來出現最多的就是『風箏公園』,利用回收物品作成各式各樣的風箏,不定點的出現讓人有點驚訝,『風箏公園』最先出現的應該屬於湖西鄉西溪村的一位先生了,前年小弟返鄉拜訪過他,依小弟口述他個性比較孤僻,又深深的怕自己的作品會遭受破壞,態度之上不是很意願給人參觀,『螞蟻上樹』主人『陳福氣先生』態度上大大的迴然不相同了,近幾年竟然向縣政府租下碼頭一處海岸邊,有屬於自己的創意工作空間,在時日假與之下海岸線上處處都是他的創作藝品『風箏公園』,成為一處不可多得的創意海岸景觀,在有限時間之內我與小弟造訪『陳福氣先生』,他位於石泉海岸邊之獨特創意工作室,工作室外面有兩艘廢棄的漁船,小弟說他將被『陳福氣先生』改造成為『路上船屋』,湊巧『陳福氣先生』並不在此,就在不久之後一部機車駛來,不是別人就是『陳福氣先生』。


『陳福氣先生』在澎湖地區藝界已經有他某程度以上的知名度了,想當初他將海邊黑石頭創造出的『螞蟻上樹』上面的螞蟻,造就今日他的成就是機緣是努力都是要用心努力去付出的,不是一夜成名觀想他背後的努力,辛苦層面難以對外人言語啊,要不是那一份對於創造天份血液的衝動,也許今日的『陳福氣先生』還只是『陳福氣先生』,一名測天島退休下來的工人而已ㄇ,聽他說最近標下來澎湖本島兩間舊廟宇之拆修工程,事後我與小弟在談論之間,相信他一定有利可圖的,依他『陳福氣先生』存在藝術界的知名度,一定有人會收購他拆下的廟宇之精品的,人ㄇ在『先顧肚子再顧佛祖』之前提之下,那是一定要的啦。


第二天清晨起個大早,每每返鄉都是如此的我,常年以來返回故鄉都一直以妹婿的家為落腳之處,有吃有住也有交通工具何樂不為啊,如此作為前前後後也有二十幾年了,自從老媽過世之後我都是一直如此的,方便之後成為習慣習慣久了就變成自然了,人ㄇ總是有惰性的了,對於小妹的菜園住處四周環境,自從社區改造之後年年都有讓我驚訝之『菜園社區』處,因為他『菜園社區』年年都在做改變,除了政府方面的努力之外,還得要當地之人士之權力配合啊,,小妹就是其中一名大大的功臣,元極舞、蚵殼教學、特色食品等等,小妹都插上一要腳色的,今年返鄉正逢清明祭祖之日,『菜園社區』的靈骨塔是相當有特質的,在澎湖故鄉之中大大有名啊,背山面海坐北朝南頂好之風水寶地,一大早的我騎上單車走我想走的路途心想而去,踏上年年返鄉必照訪之處『港仔川』,哪是我近五十年前出生之地,自從我小學時期就知道『港仔川』是我出生地點,每每我返回故里來看看『港仔川』他,也是近十多年間的事情,年年還是如此光景,有一點那是沒有變更的是,當我過來看看『港仔川』他之時,都沒有人士在此出現過,此地仍屬於海軍水源管制站,要是有人那我一定說明要求讓我進去看看的,看看哪一堅石頭屋子,摸摸哪幾棵老攬仁樹老攬仁樹啊,回憶回憶當初生活在此的老爹啊,想一想我爹與我之間的相同命運啊,『港仔川』啊『港仔川』。


『港仔川』為何一直都是海軍水源管制站呢,這個跟鄰近的雙湖園大大的有關係,聽說雙湖園長年不旱而且水質甘甜,經常有抽水車過來裝水,存在有一只老碑記號稱『龍泉』,老一輩子之人都知道的,以前只是一處小小的湖泊,多年之前海軍在其上建立雙湖園,四座涼亭也都有落款讚美泉水,可見其事來之有誌的,我將腳踏車停在湖邊走了上去,信步行去想我要想的看我要看的,靜靜的清晨只有我一人,清晨的風為著湖面掀起陣陣小波浪,望著四周環境好山好水,前左方向也正是『港仔川』的後面,不難去想出『港仔川』裡面所抽的水正是雙湖園的水啊,遠送到測天島的海軍基地使用水,在我所知的五十年之內是如此,那在我所不知道的年份呢,時間應該可以往前推的更久遠的,足以證明雙湖園長年不旱而且水質甘甜是事實。 將腳踏車牽著走往雙湖園東側走去,那是長長的海岸線也是出名的菜園溼地,湖水與海水的交接處,也許是微生物必較多吧,現時出現好幾種類的鳥類也正逢退潮時間,我靜靜的走下去海岸線豎立起好幾面的賞鳥牌樓,往年我來此地都只在賞鳥牌樓與鳥屋之間活動,雙湖園也是我第一次的拜訪他,沒想到蔡員溼地的賞鳥牌樓竟然有這ㄇ的多,中間存在本來就有一間專業性的賞鳥屋,更讓我驚奇的是賞鳥牌樓是一路延續下去的,盡頭轉過去竟然還有一條不算短的賞鳥長廊啊,築立在溼地當中絕佳的賞鳥角度,想應該是有高人指點過的吧,我慢慢的走去深怕驚起正在潮間帶覓食的鳥類啊,三五成群的時走時停的,在靜靜的清晨當中海風徐徐吹過來,此時此刻的我 我想到一首詩 『馬致遠』的『天淨沙』‧‧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小鳥工作室 2005/06/26 完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e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